贞观之治是哪个皇帝
上城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说的是哪位唐朝皇帝
武则天为荆州都督武士彟次女。十四岁时进入后宫,为唐太宗才人,获赐号“武媚”。唐高宗时封昭仪,永徽六年(655年)在“废王立武”事件后成为皇后。上元元年(674年)加号“天后”,与高宗并称“二圣”,参预朝政。高宗驾崩后,作为唐中宗、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。
贞观之治是赞扬的哪个皇帝?越快越好
贞观之治是赞扬的哪个皇帝?唐太宗李世民
贞观之治与康熙盛世分别指哪个朝代哪个皇帝?以及对当世及后世的影响是什么?
贞观之治:“贞观之治”是指中国唐太宗在位期间的清明政治。唐太宗继承唐高祖李渊制定的尊祖崇道国策,并进一步将其发扬光大,运用道家思想治国平天下,取得天下大治的理想局面。期间唐太宗能任人廉能,知人善用;广开言路,尊重生命,自我克制,虚心纳谏;并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,厉行节约,休养生息,文教复兴,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,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;当时并大力平定外患,并尊重边族风俗,稳固边疆。当时年号为“贞观”(627年-649年) ,故史称“贞观之治”。这是唐朝的第一个治世,同时为后来的开元之治奠定了厚实的基础。
康熙盛世,是康乾盛世的开端,“康乾盛世”,又称“康雍乾盛世”,是中国清王朝前期统治下的盛世。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回光返照,同时也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盛世。起于康熙二十年(1681年)平三藩之乱,止于嘉庆元年(1796年)川陕楚白莲教起义爆发,持续时间长达115年,是清朝统治的最高峰,中国大陆、台湾等地的史学界及教科书中,将康、雍、乾时期称为康乾盛世或康雍乾盛世。西方传统史学界亦认同这种说法,或称这段时期为"High Qing",[1] 即清朝高峰时期。在此期间社会稳定,经济快速发展,人口增长迅速,疆域辽阔。但因制度僵化,闭关锁国,使得这一局面无法长久。李世民怎么?妹妹历史老师出考题啊?上课要认真听讲
贞观之治、孔子、赵匡胤分别属于哪个朝代啊?
贞观之治 是唐朝的唐太宗李世民当皇帝时,年号是贞观。贞观年间(公元627年一649年),唐太宗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,用心治理国家,实行了很多开明的政策和利国利民的措施,使唐朝政权得到巩固,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,从而出现了一个比较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。历史学家把这一时期称为“贞观之治”。
唐太宗知道要做到政治清明,就要善于用人,还要广泛听取意见。因此只要有才能的人,不管出身贵贱,都能够得到他的重用。魏征敢向太宗直接提意见,即使太宗生气,也不退让。魏征病死,太宗痛哭着说,用铜作镜子,可以整理衣帽;用历史作镜子,可以了解兴亡;用人作镜子,可以明白对错,魏征死了,我失去了一面镜子。
唐太宗采取了许多措施,如合并州县,节省开支;让农民拥有一定的土地;减轻劳役负担,让农民的生产时间得到保证等。这些措施很得民心,唐太宗引用古人的话说,皇帝是船,人民是水;水能载船,也能覆船。
唐太宗采用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,赢得各民族的拥护。北方各族尊称他为“大可汗”。唐太宗还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的王,使汉藏民族关系更加友好亲密,对中国多民族国家的稳定作出了贡献。
来源:中国侨网
孔子 是春秋的
赵匡胤 是宋朝的开国皇帝:宋太祖赵匡胤,948年,投后汉枢密使郭威幕下,屡立战功。951年郭威称帝,赵匡胤任禁军军官。郭威死,周世宗即位,升为殿前都点检。世宗死,恭帝即位,赵匡胤发动“陈桥兵变”,于960年称帝,建立宋朝,定都开封。
赵匡胤称帝后,963年平定荆南和湖南,965年灭后蜀,971年灭南汉,975年,灭南唐,俘虏南唐后主李煜,除北汉之外,十国基本统一。
统一后,他通过“杯酒释兵权”,逼迫手下将领交出兵权,建立中央集权。
赵匡胤在位17年,死于976年,时年50岁,庙号太祖。他的死因颇为奇巧,历史上有“烛影斧声”的传说,传说是其弟赵匡义加害,篡夺帝位。真是天道玄远,难以祥说。分别是唐朝,春秋鲁国,宋朝。贞观之治李世民是唐第二代君,宋赵匡胤为开国皇帝。你好!
贞观之治是对唐朝皇帝李世民治国有方的评价,属于唐朝;
孔子是春秋后期的杰出思想家,春秋是后世对当时诸侯割据时代的一种别称,当时仍属于东周时代;
赵匡胤是宋朝的开国皇帝,属于北宋。
如果对你有帮助,望采纳。唐,东周,北宋 。唐,东周,北宋唐,春秋,北宋
下一篇:没有了
相关文章:
- [文学]双重否定句是什么意思
- [文学]三皇五帝是什么意思(三
- [文学]麦金农的敌人是谁?
- [文学]丁缓的常满灯
- [文学]“自由”能分积极与消极
- [文学]我的同学王维国
- [文学]“诗中有画”的黄山诗人
- [文学]《红楼梦》是一部经济大
- [文学]当经济学家进入红学
- [文学]听校徽怎样说清华
相关推荐:
网友评论: